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抓好支部组织建设,提升支部全体党员的凝聚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打造优质特色思政理论课实践特色教学基地和高校干部培训基地,6月23日,党校办党支部、文法学院党支部、培训学院党支部一行30人到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联合开展“重温三线建设光辉历史、发扬三牛精神奋勇前进”主题党日活动,并在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开展四川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四川教育干部网络培训中心现场教学基地授牌仪式。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磊,教务处、思政教学部、学院办公室、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全程陪同并参加仪式。
1965年,随着国家三线军工建设的推进,中国第四个五年计划一号工程(451工程)项目落户乐山,是中国最早、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研究基地,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依托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装置旧址开始建设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并于2012年9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入选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中核集团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党史研究基地、乐山市党性教育基地和乐山市研学教育基地,并申报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先后参观了中国第一个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模型、微型环流器装置等实验装置和仪器设备,聆听了“建设核工业强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支撑”的中国大故事和“三线建设”时期,“开发核聚变能源,造福子孙后代”的乐山小故事。
在核知识科普板块区域,大家学习了核聚变的相关原理及其应用,党员同志们被VR装置所吸引,纷纷积极体验,感受先进科技魅力。
在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共同举行的四川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四川教育干部网络培训中心现场教学基地的授牌仪式上,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磊、四川开放大学培训学院院长黄世宏分别致辞,四川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文嘉、培训学院副院长谢立分别参加授牌仪式。双方表示未来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中国核聚变博物馆作为四川开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和四川教育干部网络培训中心现场教学基地的作用,为拓展全省开放大学系统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载体、提升思政实践教学水平,为满足省内高校和开大系统党性教育提多元化选择奠定坚实基础。
下午,全体党员认真聆听了中国核聚变博物馆王相星馆长题为《不忘聚变初心,勇担育人使命》的专题党课。通过党课,很多同志第一次了解了李正武、王承书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伟大事迹和科研成就,大家的眼眶湿润了,被他们的忠诚爱国、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也为中国几代核工业人自力更生、砥砺前行,带领中国核聚变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感到万分骄傲。随后,大家就党建和业务工作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思政、培训部门负责同志开展分组交流。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同志不但从“三线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和前行力量,了解学习了核聚变知识,更进一步激励了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激发了爱党爱国情怀,实地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实干苦干发挥“三牛精神”、“三特精神”,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四川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开大事业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