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眉山市把推动学校体育发展作为五育并举工作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体育教育工作机制,深化课程改革,选优配强体育教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一是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夯实学校上好体育课程基础条件。2020年,眉山市投入“真金白银”2.5亿元,加快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学校体育教学“硬实力”条件。二是做好整体规划,鼓励各学校不断拓宽体育课程领域,因地制宜,创新设置体育课教学、大课间(课间操)、课外体育、体育传统特色项目等多位一体的学校体育活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体系。并实行课内课外、集体个体、兴趣技能、规范特色“四个结合”,努力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各校开足开齐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达100%;全市成功创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篮球特色学校等各类国家、省体育特色学校126所。
制度打底多元发展,开创学校体育新局面。出台《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从顶层设计出发,健全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加强大型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加强体育课程考核,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评价与考试中的权重,多措并举,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开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新局面。年举办(承办)省级青少年摔跤、柔道锦标赛、市级中小学生足球、篮球比赛、国青国少乒乓球选拔赛(四川赛区)等多项重大赛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参加全国青少年U系列英式7人制橄榄球锦标赛,并荣获亚军;选派20支队伍350人参加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奖牌40枚;全市共有10人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43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1名队员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阵容。
人才强基激发活力,新力量促进新发展。一是积极拓宽体育教师培训渠道,以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为抓手,在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运动竞赛等方面加强培训,努力为提升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全市已举办体育教师培训班5次,培训体育教师1000余人次。二是通过公招、考核招聘等方式,补充体育专职教师228人,引进橄榄球国家队运动员等高水平体育人才1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5人),目前全市在编在岗专职体育教师1524名。通过学校搭建平台,设置体育特色项目,完善体制机制,让体育教师能发挥长处,施展才能,学有所用。三是尝试与社会机构合作,引入高水平教练参与业余训练和学校课后服务,补齐配足师资力量,促进青少年掌握体育技能和提高竞技水平。